越军叫嚣解放军攻克老山比登天还难,为何臧雷5个小时就攻下了?
1984年4月28日凌晨,老山主峰笼罩在浓雾中。
越军士兵叼着烟,悠闲地靠在碉堡里,他们坚信这座海拔1422米的山峰就是解放军的噩梦。
"中国兵要是能爬上来,老子把枪吃了!"一个越军军官拍着胸脯吹牛。他们不知道,山下密林里,臧雷正带着主攻营的战士们做最后准备。
这位被称为"铁血营长"的汉子可不是一般人。1979年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报销,从悬崖摔下来昏迷六天六夜,医生都准备给他开残疾证明了。谁能想到这个"准残废"不仅活蹦乱跳地回来了,还带着侦察队52次摸进越军老窝,把老山的地形摸得比自家后院还熟。现在他带着主攻营的兄弟们,准备给越军好好上一课。
老山这地方确实难打。70度的陡坡,爬上去都费劲,更别说打仗了。越军在这经营了五年,钢筋混凝土的工事修得跟铁桶似的。三层铁丝网,密密麻麻的地雷,三米高的防步兵墙,还有交叉火力网。用臧雷的话说:"这他娘的就是个刺猬,浑身都是刺。"可越军没想到,他们碰上的是个专治刺猬的狠角色。
臧雷练兵的法子跟别人不一样。别的部队就知道死练,他带着团领导跑去云南师范学院学运动生理学。战士们一开始还笑话他:"营长,咱当兵的学这些干啥?"结果训练计划一出来,所有人都傻眼了。每天练什么、练多久、消耗多少卡路里,算得明明白白。有个战士偷偷嘀咕:"这哪是当兵啊,简直是搞科研。"臧雷听见了也不恼,就笑着说:"练不死就往死里练,那是蠢办法。要练就练出个名堂来。"
最绝的是他搞的协同训练。以前部队都觉得步兵才是老大,机枪手、炮手都是配角。臧雷偏不这么想,他把全营的轻机枪手集中起来特训,谁打得好就让谁当教官。有个新兵蛋子打机枪特别准,臧雷直接让他给排长们上课。排长们脸上挂不住,臧雷就一句话:"打仗不是比谁官大,是比谁本事硬!"
开打前半个月,上级搞来了老山的航拍照片。臧雷把自己关在屋里两天,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研究。出来的时候眼睛都熬红了,可脸上带着笑。他把排以上干部叫来,在地图上标出十几个火力点:"越军以为咱们会从正面冲,咱们偏不!从这里绕过去,打他个措手不及。"
总攻那天,炮火准备刚结束,臧雷就带着主攻连往上冲。越军机枪刚响,解放军的迫击炮就砸过去了。爆破组的小伙子们跟猴子似的,三下五除二就把铁丝网炸开了花。有个战士踩着战友肩膀翻过三米高墙,回头还冲下面喊:"快点啊,越军的枪都打不准!"越军彻底懵了,他们想破脑袋也不明白,解放军怎么就跟开了天眼似的,专挑防守薄弱的地方打。
五个小时后,老山主峰飘起了红旗。臧雷清点伤亡时发现,全营干部一个没少,战士也只牺牲了34个。这个战果把上级都惊着了,专门派人来取经。臧雷挠挠头:"没啥秘诀,就是把该练的都练到位了。打仗不是比谁嗓门大,是比谁准备足。"
战后总结会上,有个参谋问臧雷怎么想到用运动学理论来练兵。臧雷乐了:"你们以为当兵就是拼蛮力?那跟野猪有什么区别!"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。其实他还有半句没说出来:当兵的要是不动脑子,跟越军那些只会躲在碉堡里放枪的怂包有什么区别?
越军俘虏被押下来的时候,一个个垂头丧气。他们怎么也想不通,苦心经营五年的防线,怎么就让解放军五个小时给端了。有个越军军官偷偷问翻译:"你们那个黑脸营长是不是会法术?"翻译把这话传给臧雷,他哈哈大笑:"法术?老子这是科学!"
这场仗打完,"铁血营长"的名号更响了。但臧雷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,他常说:"当兵的就该这样,平时多流汗,战时少流血。"这话听着朴实,可细品起来,比什么豪言壮语都带劲。毕竟在战场上,能带着兄弟们活着回来,就是最大的本事。
本文就是要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,没有一点儿不好的引导想法。要是有侵权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。
